>
但是宗大师的心细,圣贤的心跟我们凡夫的心不同,他们的心比我们微细,回光返照的心多;我们的心思大部分都在尘劳,精神都耗失掉,所以回光返照的功力少,所以本净对菩萨戒来说是少之又少。
我们能够做到的清净是忏净,犯了戒没关系,我们内心当中起增上惭愧,我们内心当中不放弃对无上菩提的追求,跌倒了没关系,再站起来,如法的忏悔。这个意思就是说,行菩萨道你不要怕犯错,你只要肯改你就有希望。
丙二、明忏悔法
丁一、对他发露
戊一、受忏具缘
这当中分两科:丁一、对他发露,对别人发露;丁二、自誓防护(六十页),如果没有这种因缘,可以在佛前自己发露。对他发露当中分两科,戊一、受忏具缘,先说明接受你忏悔的忏悔主要具备什么条件,忏悔主不能随便找,看戒文:
如是菩萨一切违犯,当知皆是恶作所摄,应向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小乘大乘补特伽罗,发露悔灭。
菩萨在一切戒法当中,这个地方的一切戒法包括四重、也包括了四十三轻,在整个菩萨戒法当中,他的罪名都是恶作所摄,都是突吉罗罪。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
菩萨的戒法在制教上都是恶作,表面上是突吉罗很轻,但是诸位要知道,有些的戒法在业果上是很重的,它制教轻但是业果重。诸如什么呢?你这种行为会毁灭三宝的、会覆灭佛法,因为你的嫉妒心、瞋恨心来破坏三宝的住世,这种业道罪就很重,所以你不要以为是恶作就轻忽了(它不像我们比丘戒),佛陀在制教的时候罪相有很多很多的差别,它全部是恶作,但是它的业果就有很多的差别。
因此这个恶作应该怎么办呢?「应向有力」,第一个条件要有力量、有能力为你拔罪的众生。什么叫有能力为你拔罪呢?就是说他对于你要忏悔的这条戒是如法的、清净的,你要忏的这条罪他是清净的,他才能够为你证明、为你拔罪,他有这个拔罪的能力。第二个「于语表义能觉能受」,他对于你所表达的语言跟语言当中的义理,他能够觉知、能够领受。
先说明领受,就是说他能够明白你话中的道理,比如说你是中国人,你不能找美国人忏悔(呵),你找美国人忏悔他不知道,你叽哩咕噜讲什么他不知道,那他就不能为你拔罪了,他没办法领受你的义理;第二个他要觉知,就是这个-->>
“神马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sg168.org/,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