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张俊平忍住心动,很干脆的答应道。
“好,那张师傅什么时候能去?不知道维修费怎么算?
还是以这样的木头抵维修费吗?”王斌客气的问道。
这才是刚才王斌问张俊平还要不要木头的原因。
“明天吧!今天我得摆摊,这不昨天刚做了几把折叠椅!
等我把这几把折叠椅卖了,就跟你去!”张俊平一边说着,一边把背在身上的折叠椅给王斌看了一下。
“这是小张师傅刚做的?做的真好!”看了张俊平做的折叠椅,王斌更加确认请张俊平去维修家具的决定没有错。
以小见大,折叠椅虽然造型简单,但是从折叠椅的做工依然能够看出手艺水平。
小小的折叠椅,完全是纯手工制作,没有用一根钉子,没有用一丝胶水粘合,榫卯之间严丝合缝。
看上去小巧,却又不显得纤细。
“小张师傅,你这折叠椅准备卖多少钱一把?”
“一块钱一把!”
“这样,你这五把折叠椅我都要了!”王斌很干脆的把张俊平的折叠椅买了下来。
这五把折叠椅做的确实漂亮,家里也正好用得上。
八十年代初期,是一个买什么都还要票的年代。
不要说家具,就连买烧锅的木柴,也都要凭票购买。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又是知青返城的高峰期。
很多返城知青都已经二十三四,甚至二十四五,属于大龄未婚青年。
于是紧跟着返城高峰期,到来的就是婚荒和结婚高峰期。
这就造成了家具的近一步短缺。
所以,张俊平的折叠椅,是真的不愁卖,绝对比木雕好卖百倍。
“这个同志,你怎么能这样!
你一下子都买走,我们怎么办?”不等张俊平开口说话,旁边有人不乐意了。
张俊平背着折叠椅本就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只是不知道张俊平是卖的,还是买的。
现在听说是卖的,那自然是手快有,手慢无。
结果,还不等他们说话,王斌就要连锅端,几个有意想买的人,自然不乐意了,纷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