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碧龙副教授。”
有工作人员将《煮元宵》的诗稿,依次递发到诸位评委手中。
“请各位老师为《煮元宵》一文打分。”
宋乔芸低头看了下诗词,面颊上一直保持着恬淡舒服的笑容,然后落笔打分,举起牌子——4分。
每一位评委最高可打5分,总计20位评委,理论上作品满分是100分。
这时柳落落也举起了牌子——4分。
……
工作人员:“《煮元宵》,85分。……下面请大家为《百年华诞逢元宵》一文打分!”
宋乔芸举牌:4分。
柳落落举牌:5分。
周鹤年举牌:4分。
……
分数依次打出。
作品水平参差不齐,就算入围的这30首里,大部分都并不如意。
别说文娱水平低下的这个时空了,就算在文娱鼎盛的前世来说,一场重大诗会的入围作品中,真的能让民众拍手叫好的恐怕一篇都没有!
诗词类作品,没有那么多让人惊艳的作品。
就比如说前世那些著名的大诗人,你随便翻一番某一位诗人的诗集,真的每一首都很赞么?可能整本诗集就那么一两首真的让人拍案叫绝的。
要不然,近现代历史上,白话文写作开始后,100余年的时间里怎么经典诗歌100首都不到呢?
《致橡树》多么的经典,可又能找出一篇诗歌能达到《致橡树》的高度?
“下面这一首,是蒋慧芳先生的《元宵偶感》!”
工作人员话音落,20位评委窃窃私语。
“哟,蒋老师竟然也参加了啊?”
“这个倒是意外的惊喜啊!”
“太久没拜读她老人家的大作了。”
“王总编,蒋先生参加了这次活动竟然没跟我们说,还给我们留了一手啊?”
……
王总编笑笑:“大家请看诗!”
工作人员将诗作分发下去。
20位评委连坐姿都不一样了,纷纷坐直了身子,认真地阅读起来。
《元宵偶感》
瑶台阿母尽相邀,
灯笼谜破喜眉梢。
正月十五与天乐,
-->>
“神马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sg168.org/,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