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这个徒弟不差钱,这个他自然清楚。
就看看家里那摆设,门窗家具一水的海南黄花梨,还有灯具,厕所的抽水马桶全都是进口货。
比三里屯那些洋鬼子弄得还全活。
经过一番商量,最终决定,由张俊平带着公司业务科室第一批去法国考察学习,然后吴新平带着其他的后勤辅助科室第二批去。
第一批才是主要的,第二批基本上就是去逛一逛,开开眼界,见识见识资本主义国家的繁华。
果然,和吴新平商量完没多久,鲁国忠就过来汇报,说新闻出版局的领导来电话,通知他过去拿审批报告。
“老鲁,这是第一批去法国的名单,你去通知一下,让他们明天把户籍资料,你配合新闻出版局的领导把护照办下来。
通知的时候,你顺便说一句,如果想带家属的可以带家属,公司提高在国外的吃住费用,但是来回的飞机票,需要自己承担。”张俊平笑着对鲁国忠交代道。
去法国,吃住该花几个钱,机票才是大头。
“好的经理,我这就去办。”鲁国忠接过名单,转身离开。
张俊平喝了一杯茶,写了一幅字,刀疤脸一身西装革履的来到他的办公室。
“张爷!”
“做吧!这次去苏州挺顺利?”张俊平起身坐到刀疤脸的对面,笑着问道。
“还算顺利,多亏我去的早,不然还真麻烦了。”
“怎么了?”
“小本子也在和苏州那边谈合作。”
“嗯!”张俊平点点头,他自然清楚,小本子对中国的缂丝技术眼红已久。
早在清朝末年,小本子就开始打缂丝制品的主意。
民国,抗日战争时期,小本子从国内掠走不少织娘,成功盗取了缂丝工艺。
可,全世界都知道,丝绸是中国的,瓷器也是中国的。
哪怕如今小本子在缂丝工艺上,超过了国内的水平,可终究名不正言不顺。
于是,小本子就想了这么一个阴损主意。
在中国境内投资建厂,生产缂丝工艺品,先运回国内,再出口到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