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拼音本身就是蒙学上的一枚重磅炸弹,那么字典绝对是颠覆大家认知的存在!
识字啊,这是多少年以来一直都存在的难题,就这么被突破了?
真要是拼音普及了出去,字典也真如李承乾所说的那样,那大明王廷将有着恐怖的识字率,而识字率和读书人是直接挂钩的,届时,大明王廷的读书人搞不好比大唐都多,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大家都先努力学拼音,先掌握它,等有一部分人熟练的掌握了拼音之后,我会邀请他一起编纂字典,到时候,字典之上,当有你名!」李承乾又说道。
一听李承乾这话,除了那些孩子以外,大家都疯了!
传书留
名,这不就是文人的毕生追求么?
一时间,大家更是铆足了学习的劲头。
至于那些孩子,包括长乐在内,都没将这个当回事儿。
名声对现在的他们来说,还真没看得太重。
所谓传书留名估摸着还不如他们下学之后一起去你追我赶来得更有吸引力。
不过长乐还是学得很认真,大哥的学识,一定得是我最先学会。
这就是她简单而朴实的想法。
不过小家伙的底子是真的好,所以学起来也是真的快。
加上她一认真,还别说,真有那么几分意思就是。
同样铆足劲儿的还有契苾琳娜,她对什么拼音不拼音的不感兴趣,她就是想要连弩,目标简单而明确。
而最踏实的莫过于苏氏,她是真的在认认真真的学,不夹杂任何原因,就是学,心底还有几分震惊。
与之相反的便是侯氏,她就是个坐不住的性子,学也在学,但时不时的就会折腾点儿动静出来。
至于魏叔玉这些孩子,他们就更认真了。
和苏氏差不多,但又不一样,多了几分活力。
贞观无太子.
赴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