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sg168.org/,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神马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落晴鸢》 > 该章节已被锁定

《落晴鸢》 该章节已被锁定(6/21)

章节列表
接见外国使臣及夫人。宣统元年(1909年),隆裕太后上徽号时,王公大臣在此行庆祝礼。

    畅音阁为清宫演戏楼,建成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于阁后接盖卷棚顶扮戏楼,遂成今貌。畅音阁通高20.71米,卷棚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三间。阁内有上、中、下三层戏台,分别称为福台、禄台和寿台。下层寿台之下设五口地井,其中四角各一奢井,中央有一水井,既可形成声音共鸣的效果,也可为戏中表演喷水提供水源。三层台间设天井上下贯通,台板间藏有辘铲,根据剧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员、道具等。使用三层台的剧目不多,绝大多数只在寿台上表演。

    阅是楼,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为清宫观戏场所。嘉庆、同治年间曾改建修整,以成今貌。阅是,意为通过观戏对现实事物做出资治、求是的评判。元旦(春节)、万寿(皇帝生日)等重大节日时,帝后和王公大臣常来此观戏,大臣分列于两侧回廊。慈禧太后六十寿典时,曾在光绪帝后和王公大臣陪同下,在此观戏十余天。

    乐寿堂,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长春园淳化轩规制而建,为乾隆皇帝预备归政后憩息读书之所。“乐寿”之名袭自清漪园(今颐和园)万寿山乐寿堂,典出《论语》“知者乐,仁者寿”一语,并有意与宋高宗禅位后“乐寿老人”的称号相呼应。堂前后廊壁嵌有“敬胜斋法帖”刻石。自乾隆时堂内即陈列有一座《大禹治水图》玉山,背面刻乾隆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记述玉雕制作经过,并标榜其功绩。慈禧太后六十寿典后,曾居此处,以西暖阁为寝室。

    乾隆真迹,字迹还不错嘛。

    倦勤斋,宁寿宫花园中的最后一座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中的敬胜斋而建。建筑坐北面南,面阔九间,卷棚硬山顶,覆绿琉璃瓦黄剪边。斋内东侧有凹字形仙楼,以纱橱隔为小室数间,设宝座床多处。其中竹丝挂檐、玉壁镶嵌、裙板百鹿图,为乾隆时期内檐装修之精品。西侧置四角攒尖顶方亭式小戏台,为木质仿竹纹,亦称竹亭。戏台对面为二层仙楼,上下均设宝座床,为观戏之所。顶棚饰以竹架藤萝的海墁天花,与墙壁所绘竹篱、仙鹤、楼阁等园林景色连为通景画。

    符望阁,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主体建筑。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延春阁建造。嘉庆七年(1-->>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