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木堡之前,大明对外战争中,一直是胜利状态的。
甚至,可以说,漠北诸族被大明打得闻风丧胆,连明军都不见,闻讯就跑,威震大漠。
大明骑兵横扫漠北,约有七八十年的光景。
土木堡之败,连也先都懵逼了,他都没想到,明军这么不堪一击。
从那之后,大明对外战争就变得保守,就是挨揍,一直没站起来过。
所以说。
不是太祖不行,而是他后世儿孙不行。
也是天不佑大明。
大明这个期间,属于处处点背,处处不顺,处处赶上强敌,大明碰上了最强的蒙古诸部,碰上了最强的倭国,又碰上最强的女真,还天灾不断,处处倒霉。
皇帝咋样就不说了,其实历朝历代皇帝都差不多,昏君遍地都是,可王朝兴衰决定的不是一个皇帝,有大环境,有朝臣,有垄断阶级,共同决定的一个王朝兴衰。
也不能说是大明倒霉吧,只能说倒霉事总能赶一起去。
厄运专挑苦命人。
大明每次倒霉,都是一窝蜂似的集体倒霉,什么事都往一块赶。
“你认为,太祖皇帝的国策,是正确的?”
“无比正确。”朱佑梐回禀。
“那朕却常年征战,并没有延续太祖国策,那朕错了?”朱祁钰在考校他。
“皇爷爷此言差矣。”
“明初之时,和现在截然不同。”
“明初之时,国弱家贫,最该休养生息,绝非打仗。”
“而现在,国富民强,战争也是在万里之外的战争,并不波及本土,本土尚且安居乐业。”
“还有一点,就是大明建国之初,赋税全靠农业税维持。”
“而现如今,大明靠工商业支撑财政,现在的财政,是明初是上亿倍,不可同日而语。”
“另一点,则是大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毕,正是对外开拓的好时机,以原始积累来换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孙儿以为,国家不能承平日久,便军力废弛,而是应该常年征战,保持军队战斗力。”